新闻中心
发布时间:2024-06-25 12:10:53 浏览: 次
星空澎湃新闻从上海博物馆6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上博东馆将于6月26日起重新向公众开放。重启后的上博东馆将新增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开放面积将达到展陈空间的80%左右,日接待限额也将由原来的每天1万人次提升至每天2万人次。6月25日12时起,观众可在“上博参观预约”小程序上进行预约。
上博东馆于今年2月2日试开放,5月21日起暂时闭馆。此次重启,上博也新增了一系列配套便民措施,比如与上海的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人民广场馆和东馆之间的定制公交班线,便于观众在两馆间穿行。
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在今天的发布会详细介绍了上博东馆按照“三部曲”开放计划。本月底将开放陶瓷馆、玺印篆刻馆、玉器馆、货币馆四个“中国古代艺术通史系列”常设展厅,加上已开放的青铜馆、雕塑馆,上海博物馆八部“中国古代艺术史教科书”中的六部已经揭开神秘面纱。同时,聚焦城市文脉探源和对外文化交流主题,新推出两个专题展厅,分别是考古馆“考古上海”展和陶瓷专题馆“China·世界:陶瓷与中外交流”展。另外,全新打造了古代文明探索宫、数字馆“山水江南”展、文物保护修复体验馆、文创旗舰空间等四个互动体验空间,为观众提供文旅新体验。
“参观完展厅,你们可能会有感触,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可以做得兼具现代与时尚感。”褚晓波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此次新增的10个展厅及互动体验空间分布于上博东馆的二层到四层空间。澎湃新闻记者今天在馆方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对新增的十个空间进行“速览”,每个展厅停留不到10分钟,一刻不停歇,需要将近2小时,非常考验参观者的脚力。
其中,玉器馆、玺印篆刻馆位于二楼,陶瓷馆、陶瓷专题馆、货币馆位于三楼,文明探索宫跨三楼四楼两层,考古馆、文保科技馆等位于四楼。
玉器馆展陈面积800多平方米。展览以中国古代玉器通史为框架,在原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陈的基础上,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馆藏玉器,新增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
玺印篆刻馆展出面积600多平方米,新陈列的主体划分为“中国玺印”和“中国篆刻”两个通史板块,共展出精品文物573件,较之前增加近百件,新品约占35%。
陶瓷馆面积近1800平方米。展览在人民广场陶瓷馆原有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遴选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其中近50%的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品总数增加了近百件。
陶瓷专题馆面积600多平方米。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全新策划推出的常设专题陈列,旨在书写一部浓缩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展览精选353件/组展品,其中近半数首次公开展出,全面展示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贸易陶瓷的历史变迁,几乎是代表性品种的一次完整呈现。
货币馆面积近1000平方米,展示馆藏钱币6000余件,总量为原展陈的近两倍,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更新后的货币馆新增了民国时期货币和革命根据地货币两部分内容,增加了两百多件纸币文物,这些新增纸币藏品为上海博物馆首次在常设展中展出。
此次上博东馆新的展陈在设计中融入了很多创新和巧思,也在润物细无声地向观众普及博物馆工作,传递文物保护理念。比如在陶瓷馆和玉器馆,都有允许观众触摸文物、展品的创新展项;在展厅参观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很多儿童友好的参观设计,此次全新开放的 “古代文明探索宫”更是专门为青少儿打造的职业体验和探索空间。
比如,新的陶瓷馆在展厅最后设立了触摸文物标本互动区,允许观众触摸一件清代康熙时期釉下彩青花瓷瓶。褚晓波介绍,这是经过专业评估和特殊保护处理,在确保安全和完善相关举措的前提下。
“让观众触摸文物是有一定风险的,但我们还是希望去做这样的尝试。”褚晓波说,这一突破传统展示模式的做法,使文物摆脱了展柜玻璃的隔阂,鼓励参观者以敬畏之心用手感知古陶瓷实体,进一步拉近了公众与历史文化遗产的距离。同时这也非常考验观众的观展素质。“我们相信来上海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他们的素质都比较高。”另外,在这件可触摸展品旁还配有盲文说明牌,为视觉障碍人群提供难得的特殊体验服务。
在玉器馆展厅入口处,也放置了一块重达158斤、未经人工雕琢的新疆和田玉籽料供观众触摸星空,通过增加跟观众的互动,改善观展体验,同时也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玉器,感受大自然“天地精华”之美。在玉器展厅内,还有几个特殊的展柜,柜高仅1.3米,据该展厅的策展人员介绍,这是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儿童友好展柜”,适宜的高度便于孩子们近距离欣赏展柜中的文物。
“古代文明探索宫”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和4层,总面积1900多平方米,该空间色彩丰富,造型富有童趣,是上海博物馆倾心打造的“展教结合”型探索空间,这个空间以探索式、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为特色,旨在激发6-18岁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中,青少年观众将扮演“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或是“小小讲解员”的角色,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了解博物馆相关工作,从而进行文明探源,感受造物有情,涵养精神家园。探索宫立足馆藏特色,对文物进行创新演绎。
如在“水下考古”区域,给青少年特别设计了“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古瓷标本触摸项目;“田野考古”体验项目则会有不同时代的考古发掘。“我们想通过这个板块的体验,让孩子们了解,考古不是挖宝,它有着非常规范的流程,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上海博物馆教育部副主任冯羽介绍说。
据介绍,上海博物馆东馆在试开放期间开展观众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观众来自外省市,约10%为海外观众;约30%的观众前来东馆参观2次及以上,超过47%以上的观众逗留时间3小时以上;近90%观众对东馆整体满意度达8分以上(满分10分)。
为提升公众服务与观众体验,配合此次东馆重启,上博也推出了一系列配套便民措施,比如与上海的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人民广场馆和东馆之间的定制公交班线,便于观众在两馆间穿行。此次上博与久事集团上海巴士第四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合作定制的公交班线,将于两馆共同开放日的11:00、12:00、13:00、14:00、15:00,有2辆双层巴士分别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和上海博物馆东馆双向发车;后续还将探索更多的合作线路,包括将与浦江游览作联动。此外上博还全新打造一站式智慧服务小程序,提供更丰富多元导览服务。
据介绍,为迎接暑假大客流的到来,上博东馆后续将推出精彩的特展和专题馆。7月3日起将在光明乳业第一特展厅举办“千年万念:陈世英半世纪珠宝艺术”展;7月底前将开放“江南造物”专题馆以及8月将在第二特展厅举办“宝塔乾坤:圆应塔遗珍展”等。
陶瓷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近1800平方米。展览在人民广场陶瓷馆原有体系框架的基础上,遴选出558件/组具有代表性的馆藏精品,其中近50%的展品为首次亮相,展品总数增加了近百件。展览按时间顺序分为七大版块,多维度、多角度地呈现了中国古代陶瓷从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一部物质文明的编年史,更是一条精神文化的“历史长河”,堪称一部中国古代陶瓷的“通史”。
货币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近1000平方米星空。展览在继承前人收藏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人民广场馆原货币馆经典展陈,进行第五次陈列改建。货币馆展示馆藏钱币6000余件,总量为原展陈的近两倍,是上博东馆展示文物数量最多的常设展厅。此次改陈提升还体现在展陈内容扩展、展品种类和数量扩充、展陈效果升级等多个方面,通过品类丰富、自成体系的馆藏钱币,全面反映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迁,呈现出一部完整的中国货币史和金融发展史。
在保持原有通史陈列中的绝大多数展品继续展出的同时,新增了民国时期货币和革命根据地货币两部分内容,增加了两百多件纸币文物,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初期军用票、民国初期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兑换券,各省和地方金融机构发行的珍贵纸币,以及大革命和二次革命时期的珍稀票券等。这些新增纸币藏品为上海博物馆首次在常设展中展出。
玉器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800多平方米。展览以中国古代玉器通史为框架,在原人民广场馆常设展陈的基础上,展出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的近350件(组)馆藏玉器,并新增绿松石、玛瑙、翡翠等品类,完善观众对古代玉器用材的认知。展览挑选近80件重点展品进行详细说明,40件重点展品配有拓展性的数字导览,辅以线图、拓片、使用复原图或动画,以及同期其他门类的相关艺术品等。通过多角度讲述,以“轻”学术形式落地,极大地丰富了展览内容,力求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物知识需求,帮助观众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历程、功能演化和历史文化价值。
玉器馆整体设计温润典雅,展厅空间设计采用回字形中区布局星空,实现张弛有度的节奏。细节设计提炼玉器的造型、纹饰、质感、色彩等元素符号,通过照明层次设置、“玉”字墙装置点缀、柜型变化等,全方位提升展示效果和品质。其中,展厅中心柜采用微型聚光灯侧面补光的方式,对展品纹饰进行提亮,是本次展陈照明的一大创新。另外,在展厅入口处,放置了一块重达158斤、未经人工雕琢的新疆和田玉籽料供观众触摸,感受大自然“天地精华”之美。
玺印篆刻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600多平方米。1996年开放的上海博物馆中国历代印章馆是海内外第一个中国印章专题陈列馆,其展陈逻辑与陈列方式的科学性和学术性一直是印章陈列的典范。基于印学研究的持续推进,中国历代印章馆更名为“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馆”,并将在东馆全新亮相。
玺印篆刻馆共展出精品文物573件,较之前增加近百件,新品约占35%。新陈列中,首次将中国印章的发生与发展置于世界古代文明印章主要起源体系的大背景下,设立“印章的主要起源体系”专题。以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及黄河流域的早期印章为序章,开启中国历代玺印篆刻通史陈列。
新陈列的主体划分为“中国玺印”和“中国篆刻”两个通史板块。玺印和篆刻虽然在历史上具有联系并在形态上相互承接,但其性质并不相同。玺印以凭信为主要功能,篆刻本质上是一种以玺印为物质外壳的艺术创作样式。因而,玺印篆刻馆所呈现的是两个和而不同、相对独立的通史陈列。
考古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层,面积1000平方米。“考古上海”主题展立足考古视角,运用考古语言,从“何为考古”的角度出发,梳理出“何以上海”6000多年的城市文脉。展览分为“文明之光”“江海通津”“海上繁华”三个版块,通过2000余件/组文物的组合,分别描绘上海历史中史前时期的“古国”、唐宋时期的“古港”和明清时期的“古城”三个高峰阶段,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上海简史”。
首先,“古国”部分,以良渚文化阶段为代表,展示上海史前文明发展的面貌;其次,“古港”部分,以唐宋元时期上海作为重要港口,展示其经济发展;最后,“古城”部分,以明清时期上海市镇发展、文化繁荣的景象,展示上海的发展。从“古国”到“古港”再到“古城”,这一陈列主题既展现了时间上的纵向发展关系,也展现了空间上上海自西向东的发展过程,更展示了上海逐渐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历程。
陶瓷专题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面积600多平方米。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全新策划推出的常设专题陈列,旨在书写一部浓缩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同时也是海内外首个以陶瓷为媒介,展现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多维面貌的通史陈列。展览精选353件/组展品,其中近半数首次公开展出,全面展示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贸易陶瓷的历史变迁,几乎是代表性品种的一次完整呈现。
展览系统展示了外销瓷品类的基本特征,从代表性品种到港口变迁、运输航线、贸易范围,再到中外窑业的互动,涵盖了贸易陶瓷的核心问题和前沿研究。展览不仅提供了一部生动而全面的贸易陶瓷史教科书,还巧妙地隐藏了一些瓷器鉴定的小彩蛋,为观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观展体验。
通过展示历史上的贸易陶瓷,本展不仅呈现了物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还深入探讨了陶瓷在跨文化交流中的角色和影响,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外贸易历史的窗口。
古代文明探索宫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3层和4层,总面积1900多平方米。探索宫是上海博物馆倾心打造的“展教结合”型探索空间,这个空间以探索式、沉浸式和互动式体验为特色,旨在激发6-18岁青少年儿童及亲子家庭对中华文明的热爱。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探索之旅中,青少年观众将扮演“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小小研究员”“小小策展人”“小小创意家”或是“小小讲解员”的角色,近距离接触和深度了解博物馆相关工作,从而进行文明探源,感受造物有情,涵养精神家园。
探索宫立足馆藏特色,对文物进行创新演绎。如在“水下考古”区域,给青少年特别设计了“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古瓷标本触摸项目。活动内容设计不同于通史陈列,侧重博物馆职业体验,让小观众在体验中感悟中华文明、弘扬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陈内容可持续更新,如“迷你展览”体验项目将会不定期更换布展主题,“田野考古”体验项目将会有不同时代的考古发掘,如新石器时代、商至汉代等,“古人雅集”体验项目将会围绕“文人雅集”主题设计策划相关的剧本研学活动。
数字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2层,面积近500平方米。数字馆是上海博物馆东馆全新打造的体验空间,此次推出的“山水江南”数字展是中国古代艺术臻品系列数字展等首展,后续还将推出更多结合馆藏文物开发等数字展览,重点突出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旨在加深观众对文物的理解以及对文明传承和文明探源的认知。
“山水江南”数字展结合中国古典绘画研究的新成果,在研究、发掘馆藏历代画作内容典故、收藏信息、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从五代至清代,运用数字技术构建一个无实物展品陈列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多媒体、沉浸式展示空间。借助多媒体手段,实现展品内容的二度创作,呈现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江南山水画的风格特征。
修复体验馆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4层,面积700多平方米。通过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和主题陈列两种形式,向观众揭开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在开放式文物修复展示空间内,上海博物馆的青铜、陶瓷、书画、家具、漆器、古籍等国家级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技艺团队将轮流展示其真实的工作状态。主题陈列简明阐释文物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文物保护的必要性,通过明代仿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卷、春秋晚期青铜蟠龙纹鉴、清代景德镇窑五彩仕女婴戏图罐、明代中晚期景德镇窑青花花鸟纹碗、清代紫檀木漆架宫灯、商代中期青铜兽面纹斝等文物的保护修复应用案例,系统展示从价值认知、病害诊断、本体修复到预防性保护的完整流程。
修复体验馆揭秘完形、全色等修复技艺中的难点和精髓,以及应用于文物保护中的前沿“黑科技”。深入介绍参与文保工作的各种专业角色,展示文物保护不断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修复体验馆的主题陈列将不定期更新,未来观众也将有机会进入展示空间,与修复师零距离互动。
文创旗舰空间位于上海博物馆东馆1层,面积近1000平方米。推出全国首个集文化展示、非遗传承、休闲消费、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大文创空间。文创旗舰空间以现代、简约的风格为基调,以中国古代美学与生活方式打造不同主题板块,力求空间氛围的舒适性与时代性,展示内容的专业性与传播性,体验服务的精细化和人性化相结合,覆盖各个年龄层和消费群体,更好地凸显博物馆之美和中华文明之美,营造沉浸式文旅体验新场景。
此外,上博文创立足文物活化利用,打造一系列联名店,联合之禾、双妹、优衣库等知名品牌,推出博物馆X品牌系列,为IP开发注入社会活力。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即将开幕,6月25日(周二)12:00起,观众可购买7月19日—8月31日的暑期展览普通票(含全价票、优惠票、亲子票)。已购买早鸟票的观众可凭兑换码预约7月19日—8月31日的展览门票。展厅承载量有限,额满为止。因展览火爆,暑期观展人数众多,建议广大观众错峰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