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龙泉:剑星空瓷历史经典产业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4-11-22 09:05:14 浏览:

  星空始于1600多年前的龙泉青瓷被誉为“瓷海明珠”,曾以主角身份参与开拓“海上丝绸之路”,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全球首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陶瓷类项目。而有着“天下第一剑”美誉的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战国,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其锻制技艺是首批“国家非遗”。

  时至今日,千年剑瓷衔接起古今的浩瀚时空与深厚积淀,向“新”而行—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青瓷水杯、银幕中频繁亮相的影视与动漫刀剑,到杭州国家版本馆里令人耳目一新的青瓷屏扇,走进“绍兴舰”“丽水舰”的龙泉正武刀剑、阿金剑铺刀剑……这一切,都蕴含着剑瓷这一千年经典的独有气质,极致匠心、守正创新、开放务实兼而有之。

  11月22日—25日,在历史经典与时代青春的碰撞中,龙泉即将在第五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中举办“‘世界非遗·龙泉记忆’剑瓷历史经典产业走进上海活动”,届时,“与世界对话、品瓷论剑”的千年繁荣景象也将再现。

  龙泉,这座剑瓷合璧的品质之城,正从千年剑瓷的文化符号里不断积蓄能量,让千年不变的剑瓷之声从有形走向无形,又化无形为有形,唱响剑瓷经典承载新时代无限想象的绵延之歌。

  穿越历史长河的剑瓷作品,在笃定从容的节奏中精雕细琢,通过难以复刻的细节成就独一无二的特质。回顾龙泉剑瓷历史经典产业重塑振兴之路,这是源自一代代剑瓷匠人的传承和创新,他们创作的一件件具有时代烙印的剑瓷作品,无不反映极致匠心的艰苦与坚守。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阿金复创了古法渗碳百炼折叠锻打工艺,并将其优化及产业化;利用传统古法锻造技艺将国外垄断的大马士革钢转化为传统特殊花纹钢;突破传统锻造技艺的旧观念,将陨铁材料利用到锻造工艺上。多年来,陈阿金一直带徒授艺,剑铺门下徒弟有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师等几十人。去年,陈阿金还荣获“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称号。

  95后邹琦是家族第四代铸剑师,她的祖父邹芝璋将制作金饰的技法融入宝剑铸造之中,将龙泉宝剑四绝之一的“纹饰巧致”体现得淋漓尽致。如今,邹琦不仅悉心专研传统技艺,还创新设计宝剑文创产品,并通过直播、短视频、现场体验、研学等方式,让年轻人感受龙泉宝剑的独特魅力。

  千锤百炼、淬火去余成就龙泉宝剑,是千年剑瓷匠心不朽、薪火相传的最佳见证。

  “一把瓷土、一勺龙泉溪水、一炉龙窑之火,是龙泉青瓷的精髓。虽然现代烧窑技术不断发展,但我们也不能丢了老祖宗的技艺。”众所周知,古法龙窑柴烧的烧窑难度高,如今龙泉还在烧制的龙窑有13座,张晞是为数不多仍然坚持柴烧的一位。张晞师从祖父张高岳老先生,从事青瓷制作研究30多年,他每年都会烧两次龙窑,从原料筛选到装匣入窑,各个环节均亲力亲为。他说,“以前,是我爷爷带着我。现在,是我带着我的徒弟们。现在徒孙都有徒弟了,我要做的就是研究、传承好这项技艺。”

  不论是生生不息的千年窑火,还是千锤百炼的“刀剑江湖”星空,无不承载着千年匠心火种,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随着时代发展,剑瓷历史经典产业的深邃厚重与科技创新创造不断“碰撞”出火花,展现的是一代代龙泉剑瓷匠人持之以恒的匠心传承,这种传承正是龙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呵护发展和自觉担当。

  千年以前,剑瓷带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千年以后,龙泉做深做实剑瓷文化“深化、物化、转化”文章,以文化创新、标准化产业化驱动历史经典产业扩量提质、链式升级。一边守住经典,一边跨界创新。龙泉剑瓷以全方位的“焕新力”实现创新破圈、经典再造、消费吸引,进而展现历史经典产业的新魅力。

  多年来,无数龙泉剑瓷匠人把对时代、社会、生活的观察思考融入创作,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剑瓷形制,不断突破“剑瓷的边界”——青年铸剑师江龙结合龙泉宝剑与文创产品,创作出茶刀、如意金箍棒、文创七星龙泉剑等衍生产品,今年仅茶刀和文创产品的销量已超百万元;青年创客王森巧妙融合龙泉青瓷和大漆技艺,制作茶具、餐具以及手串、发簪、咖啡杯等文创产品,深受年轻人热捧……一批批具有年轻化剑瓷元素的文创产品、剑瓷品牌应运而生,其中蕴含的充沛表达欲与产业创造力,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强大助力。

  在“有形之手”的引导和顺应市场潮流的快速感知之下,一批批具有创新活力的剑瓷青年匠人创作出十二生肖功夫茶茶杯、“黑神话”青瓷文创产品等“爆款”“破圈”产品,逐渐跨入到手游、动漫、小说等“新赛道”。

  数据最为直观:目前剑瓷行业共有经营主体7500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累计招引全国青创团队1000余个。今年1月—9月新增经营主体900余家,剑瓷产业增加值8.56亿元。

  “近年来,龙泉复建龙泉市青瓷研究所,组建中国美术学院龙泉研究院和景德镇陶瓷大学龙泉研究院,编纂浙江省首部陶瓷类志书《龙泉青瓷志》、中国首部刀剑类志书《龙泉宝剑志》,目前均已完成初审。同时,依托‘一所两院’进一步发挥关键技术攻关及人才引育优势,今年已完成《高铝—莫来石质龙泉强化青瓷产业化技术研究》《龙泉青瓷装饰板产业化技术研究》中试,《龙泉酒瓶原材料标准化》等项目进度超60%。”龙泉市青瓷宝剑产业局局长邱张平说,目前已开展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作品展览等各类活动60余次,参与者超数万人次。

  发布浙江省首个非遗项目图文指导使用“说明书”;出台《龙泉青瓷生产操作规程》《龙泉菜刀》《动漫刀剑》等10余部地方标准,推出全国首个《龙泉宝剑及日用刀具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推进瓷土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年产8万吨瓷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已通过论证并正式签约;持续深化与省二轻集团等高能级平台合作……龙泉青瓷产业向标准化、产业化转型的同时,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星空,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在今年的广交会上星空,400余件龙泉剑瓷亮相展会,其间共接待国外客商100余组,达成意向订单1万余件。同时,龙泉还通过省二轻集团海外销售渠道在美国、匈牙利、保加利亚等5个国家设立展览展示点。

  科技赋能、场景创新、人才引领、跨界融合……剑瓷历史经典产业以拥抱新时代的积极姿态不断探索创新,在守正与创新中不断焕发时代光彩。

  如今,“剑瓷”不仅是文化符号,更是龙泉这座山区品质之城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底气与自信。日前,在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的2024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里,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位列其中。

  溪头村有世界上最大的古龙窑建筑群,从2017年起,宝溪乡修复古龙窑,改造不灭窑火广场,打造开窑仪式观演、非遗技艺体验等场景,每年举办50余场“不灭窑火”龙泉青瓷传统龙窑烧制体验活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溪头村接待游客1.6万人次。

  同样是千年青瓷传承地,与宝溪乡相隔20多公里的上垟镇,是中国青瓷小镇·披云青瓷文化园的所在地,这里也在探索创新龙泉瓷旅融合下的多维场景展现。

  今年初,陶瓷品牌“土人斋”入驻青瓷小镇,并对原国营瓷厂里的龙窑进行改造修建。随着窑火复燃,负责人陈燕波邀请了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做技术指导,一群年轻青瓷匠人为烧窑主力,每月烧窑。“复燃龙窑,不仅让老一辈非遗传承人和年轻青瓷匠人交流龙窑技艺,开发兼具实用和美观的‘青瓷+’创意产品,也为游客带去了龙泉青瓷文化的沉浸式体验。我们还推出捡瓷体验、窑工体验、窑工宴品尝等深度体验内容,深受游客好评。”陈燕波说。

  在龙泉市区国镜药业老厂区近200亩土地上,于去年建成的望瓯·陶溪川文创街区正逐渐成为龙泉实现与传统非遗、当代青年文化、国际艺术深度对话的城市文化客厅。

  今年1月,望瓯·陶溪川国际工作室启动了“候鸟计划”即国际艺术家驻场计划,面向希望探索、体验龙泉优秀青瓷传统技艺的国内外艺术家开放,打造多元化艺术领域的艺术驻场。目前,已进驻100多位知名艺术家。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作为“候鸟计划”内容之一的“龙泉论剑·万邦造物”青瓷艺术共创活动圆满落幕,来自40个国家的130名国际艺术家与龙泉当地40名青瓷工匠汇聚一起,展开了一场关于传统与现代、匠心与创新的深度对话。

  因为剑瓷,龙泉成了另一种向往。在山林与城市之间,在现代与历史之间,在生活与艺术之间,人们慢慢找到千年历史经典的脉络,也找到了标识着独有剑瓷IP的诗与远方。

  从“穿越”宋朝体验《剑来》主人公烟火日常的西街,到汇聚艺术家青年共创“造梦”的望瓯·陶溪川;从完整重现千年锻剑技艺的宝剑小镇,到深度剑瓷研学的青瓷、宝剑博物馆;从“一剑钟情·从瓷开始”风情游,到“不灭窑火”“瓷源探秘”等精品旅游线路相继推出……龙泉执“融合”之妙手,让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一片片空间重塑新生。

  剑瓷标识的创新融合,给龙泉文旅“出圈”“破圈”提供了无限可能。11月22日—25日,龙泉剑瓷历史经典产业即将“点亮”长三角文博会,届时,70余家剑瓷企业贡献一场剑瓷美学体验空间的同时,也将发布“十觅”龙泉经典线路、推介剑瓷文旅项目等。

  剑瓷跨千年,经典越山海。当千年剑瓷与上海相遇,便是一场剑瓷美学的盛宴,让人们在感受千年经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Copyright © 2012-2018 星空体育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2008545号-1

搜索